编者按:“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”登古城、访书院、寻文脉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探寻中华文明、守护中华文化始终饱含深情、念兹在兹。央视网《联播+》栏目特别策划《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》系列稿件,与您一起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。
文载于物,族髓附间。
(相关资料图)
文物,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分量很重。在他看来,文物承载灿烂文明,传承历史文化,维系民族精神,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。
通过文物,不仅可以传承文化、提振自信,还可以回忆历史、解读初心,连接中外、增进情谊。总书记深知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文物的必要性,他强调:“保护文物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”
堇鼎1974年出土于琉璃河遗址253号墓。“堇”是第一代燕侯“克”的近臣,鼎内铭文记录了堇远赴周王都所在地奉献食物一事,因做器者是堇,该鼎被命名为“堇鼎”。堇鼎古朴浑厚、雍容大气,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、最重的青铜礼器。
伯矩鬲1975年出土于琉璃河遗址251号墓。“伯矩”是燕国贵族,鬲盖内及颈部内壁铸有相同的铭文,记述了燕侯在戊辰这一天赏赐伯矩贝币,伯矩做器纪念父亲的史实。鬲的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,共有七牛,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,是北京地区西周青铜艺术巅峰之作。
2014年2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。在现场照片中,与他“同框”的就是堇鼎与伯矩鬲。在珍贵馆藏文物展台,总书记幽默地提醒忙着拍摄的记者“小心别碰到,砸了我得负责”。他强调,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,让文物说话、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,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。
1974年,秦兵马俑重见天日,震撼世界。这个地下军阵自发现以来,承载与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进步,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、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。如今,秦俑不断走出国门,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,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“不看金字塔,不算真正到过埃及。不看秦俑,不算真正到过中国。”
2016年,习近平在出访秘鲁时,出席“天涯若比邻——华夏瑰宝展”并向外国政要介绍兵马俑。他说:“这件文物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,陕西,也是我的老家。”总书记在介绍中,还提到了一些特别的细节,比如尽管兵马俑是通过模具制造的,但每个兵马俑的样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言语中充满自豪。
何尊,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,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,器内底部刻有12行122字的铭文,其中一句“宅兹中国”,是已发现的“中国”二字最早的文字记录。
2020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溯古言今,“中国”二字最早见于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。2023年6月2日,一场以西周何尊铭文“宅兹中国”命名的专题展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展出:石器、陶器、玉器、青铜……荟萃千载文明。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开宗明义:“文化关乎国本、国运。这段时间,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命题。”他思考的,也正是从“宅兹中国”到“何以中国”的时代课题。
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,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。甲骨文,亦称殷墟卜辞、殷墟文字、契文、殷契等等。它镌刻在龟甲兽骨上,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、最为完备、最为系统且能表达完整思想的文字,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。
党的二十大后,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,来到“向往已久”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。在殷墟博物馆,总书记仔细观摩出土文物,甲骨文就是其中之一。他指出,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,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。“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。”
安徽蒙城出土的大口陶尊有的带有符号,有的不带。陶尊上刻画的符号分别是“日”“月”“山”形,抽象的表达和组合,超越了简单的图画,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雏形。根据考古,这类陶文刻画符号是大汶口文化的独特标志。
2023年6月2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。展厅内,总书记沿“历史大道”前行,仔细询问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物展品保护情况。讲解员指着一件陶器展品向总书记介绍:“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,距今大约4800年。”总书记询问:“中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吗?”
“是的。”
“不是‘最早的之一’,就是‘最早的’?”总书记又问。
“是的,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早期陶器,基本都是从中国起源之后传播过去的。”
“4000多年前的东西这么精致。”总书记边走边看,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、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。
(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)
栏目主编:秦红 顾万全 张武
文字编辑:卢晓川
本文作者:央视网
标签: